村志编修
怎样撰写“村志”?
村志编修 2017-10-17 10:38:04 【打印本页】

  国有国史,村有村志村志虽小,但谋篇布局,与县志大体相当。

  志共分八大部分:1,以序开篇,统领全书;2,编辑说明,紧跟其后;3,篇目续之,展现全貌;4,概述要点,介绍特色;5,综记大事,凸现脉络;6正文分类,分事详述;7,附录殿后,以补不足;8,编后收尾,明了始末。

  大部分有起有落,前后呼应;有经有纬,纵横有致;有表有里,主次分明;有宏有微,相辅得宜。

  一,怎样写“序”?

  “序”是说明主旨,介绍、评论全书。鸟瞰全志,综说利弊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志书讲究“述而不论”,只有“序言”用论述体,亮明观点。所以是“以序开篇,统领全书”。多则500字,少则百数字。

  二,怎样写“编辑说明”?

  “编辑说明”即古志所称“凡例”,即“发凡起例”,也就是阐明编纂此书指导思想、编纂体例、行文规则、事实考订、资料来源等情况的规定性文字。尤其是志书体例、体裁、语言、技术标准处理,非定规范不可。

  指导思想,在新时期主要是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求真务实的观念来处理历史问题。

  从编纂体例、体裁的规定方面,要求明确志书的断限时间、篇目结构、行文格式、历史纪年、地理名称、数字书写、话语角度等。

  从体裁来说,包括记、述、志、传、录、表、图、照等多种方式;

  从话语角度来说,是采取第三人称、过去式,用较客观的角度加以表达。

  志书标点符号的使用、技术参数的使用、纪年、记时、记事、记人、记地名等,也都要加以明确。

  三,怎样写“篇目”?

  一部志书的格局结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篇目。篇指组成志书的各大部分,即各个分志。目指一个大部分中的各小部分(篇、章、节、目)。

  篇目是志书的总体设计和基本框架,是志书工程的蓝图,是志书的结构形式。

  篇目贵在精当,符合逻辑,具有科学性,按一定标准划分门类,是“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载体”和“朴实、严谨、科学的资料书”。没有这样的篇目,就很难将多学科、互相制约、纷乱如麻的事物理顺,能够理顺事物的篇目,其大概要略是:科学划分门类,严格划分层次,统一划分标准,严守志书体例。

  怎样写“篇录”在下面第六部分介绍。

  四,怎样写“概述”?

  “概述”是总揽全志大势、揭示兴衰起伏、沟通内外联系、彰明因果关系的综合性记述体裁,概述为全书之纲,是读志的向导。

  概述一般模式是,综括地理状况,纵述历史全貌,横陈各业成就,条述地方优势,以策论发展远景为殿后。一般不超过2000字。

  五,怎样写“大事记”?

  大事记是志书的一种重要编纂体裁。1985年颁布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将“记”体例为志书应有的六种体裁之首,并列专条予以说明。该规定第十一条称“新方志的大事记,要详今略古,适当选择当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记述,使读者了解该地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关于建国以来的重大政治事件的记述,要遵守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大事记的编写目的和原则作了明确的规定。1997年颁布的《关于地方志编纂的规定》重申了“记”体为志书七种体裁之一。因为“述”体在前,故位列第二。

  大事记所选录的事件,应当是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本地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

  1,事件的发生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尔后的历史发展都有重大影响的。如重大的军事行动和政治运动,政治制度、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重要的工程建设,重要政策法规的颁行,重要机构的设置和重大的人事调整,以及重大的天灾人祸等等。

  2,事件发生时,对当时的社会生活虽然影响不大,但与以后的历史发展大有关系,或者标志着某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如新的生产力的出现,新的生产关系的发生,科技和各行各业的首创与发明,新的社会风气的萌芽,新的思潮的传播,革命组织的开始建立等等。

  3,虽不属前两类,但发生时对社会震动很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且又“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重大事件。如突发的英雄行为和社会丑恶行为,重大刑事案例的曝光等等。

  以上概括当然不可能统括所有的大事内容,但只要用是否有资治、教化、存史价值这个总标准去衡量和选录大事,就基本可以杜绝滥收和遗漏之弊,做到该收的尽量收录,不该收的一件也不录。

  六,怎样进行正文分类?

  正文分类是全志的核心、主要部分,怎样写志书主要讲的是这一部分。

  正文分类即篇目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专家说:“故欲精志例,先求分目之允。”

  一部志书的格局结构用文章表达出来就是篇目。篇指组成志书的各大部分,即各个分志;目指一大部分中的各小部分。

  篇目是志书的设计蓝图,是收集资料的向导,整理资料的提纲,分工写作的依据。

  1,篇目设计的原则

  (1),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

  横是指按照事物的性质分类记述,叫分类。纵是指按照时间顺序记述,叫分期。横向,门类齐全,该有的一个不能缺;纵向,从头到尾、从古至今、从发端到现在。

  (2),横排为主,先横后纵,即先分类后分期。

  (3),归属得当,分类得法;

  (4),排列科学,先后有序;

  (5),点面结合,宏微相织;

  (6),具备个性,特色鲜明;

  (7),各体并用,有机结合;

  (8),执简驭繁,精拟标题。

  2,篇目排列的原则

  古人讲究,一地志,二民志,三官志,四政志,五事志,六文志,七物志,八杂志。

  现代新志书排列顺序是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

  志一般设地理环境、建制、人口变化、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社会团体、民兵兵役、村民委员会、农业、副业、工业、教育卫生、精神文明建设、人物、村民生活、习俗、方言谚语等。

  七,怎样运用“附录”?

  附录殿后,以补不足。附录是志书的有机组成部分,设附录的主要目的是要保存资料,以起存史的作用,在志书中附录用来辑存对志书正编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必须保存以传之后世的资料文献。另外,附录中的一些资料还可以同正文相互应以深化主题。如果不设附录,则与志书内容有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政府法令、典章制度无法纳入志书,这在志书的体例上是个缺项,也将有损于资料保存的完整性。使地方志起到“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讨论,目前附录收录的主要内容在志界基本趋于一致。附录的编目:“1、地方文献(重要的文件、通告、公约等)。2、旧志简介及序、跋、译文选辑。3、参考资料索引、资料来源。4、注文解释。5、图、表。”

  八,怎样写编后记?

  编后记,是一部志书编纂审定之后,由编纂者所写的后记。它在志书中占的篇幅不多,位置也不显眼,但却是志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作用:

  第一是沟通作用,在编后记里,编纂者才能用第一人称坦诚直言,说说修志工作的艰难历程和多年笔耕中的酸甜苦辣,使读者了解修志确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文化工程,盛世修新志,来之不易。更好发挥志书“资治、教化、存史”的功能。

  第二是借鉴作用,在编后记里,通过回顾修志历程,总结积累一部部志书编修的基本经验,连同志书一起,留下一笔可贵的资源和精神财富,可为若干年后续修新志提供借鉴,在修志同行中可起到相互交流的作用。

  第三是补白作用,在编后记里,可以把修志的有关问题在志书的其它地方难以述说或在凡例、前言中没有交代清楚的事加以补叙。有的把本地区历史上修志情况补写一段;有的把修志中碰到的难点问题以及如何处置的办法作一番交代;还有对各级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修志人员积极参与、关心支持修志工作作了贡献的表示谢意,等等。

  编后记要开门见山,简短明白,大多数在10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2

www.cunzhiwang.com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村志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柳桥宝隆大厦   邮编:100073   联系电话:010-56141205   58427616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