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志编修
志书总纂务必全程把好“三关”
村志编修 2017-10-27 16:52:23 【打印本页】

  总纂,就是履行主编的职责,对编纂的志书质量负全责。修志诸多存在问题,或多或少与总纂、主编未尽职到位有关。总的来说,总纂是志书编修“牵牛鼻子”工作,必须全程主导跟进,务必把好“三关”,即针对主要问题,把好志书编修的关注点、关联度、关键性等“三关”

  一、关注点

  所谓关注点,即要特别关注入志内容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突出“横排纵述”这一重点,把关好“述而不论”难点。

  是否具有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专业特点,事关志书编修成败和质量高低。鲜明的时代特色、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精准的专业特色,能充分体现和增强志书的地域性、科学性、实用性,成就其之所以成为“一方之志”和“一方之全史”的独特功效,提升固有资政、教化、存史的功能和学术价值,更具资料性和可读性。

  (一)关注“三个特点”

  把握志书时代特点重在关注构成要素是否到位:一是志书编纂的方针和指导思想;二是志书形式和内容在发展、形成过程中所带有的时代差异性;三是入志的主体事物(事件、人物)在产生、发展、变化的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时代差异性。因此,总纂统领时代特点,一要顶层设计志书的编纂指导思想和篇目框架,总体把握事关时代特色的横排纵述重大内容和重要门类,确保整体反映时代特点。二要明确和指导主修人员选择和运用大背景资料,在全志概(总)述和篇章无题概述中突出事类的时代特征,把握好时代脉搏。三要续写首轮志书未竟事类时注意挖掘突出其新发展、新改革和新特点,使其从形式到内容都与首志有鲜明对比。切忌盲目照搬照抄首志篇目,甚至有新变化新举措的行业专业说法规范还涛声依旧沿用旧说,仅满足于交代几个新数据了事。四要确保择大择要记述行业或事业改革创新内容,突出行业或事业发展历程上的大事要事,特别是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事类,包括入志人物。五要在配图用表上下功夫,尽可能文表互补,文、图、表并茂。

  突出地方特点务必“五到位”。一是篇目设计上 对有本地(本民族)特点、亮点的事物升格突出到位,或是否排在明显位置。二是中央和上级的重大部署和大政方针在本地贯彻落实情况,尤其是执行这些重大部署和大政方针的具体做法、举措、成效是否记述到位。三是记述和反映在本地发生的有影响的重大事件、事物、人物是否记述到位。四是注意对具有民族特点和边疆地区特点的事类入志资料是否记述到位。五是在记述方法或配图用表上适度运用比较法是否到位,达到详独略同,同中求异(求好、求优等),广中求深,彰显特色。

  把握专(行)业特点“四要”。一要把握好专业行业管理工作与事业(事类)的关系,注重从泛泛简记部门工作提升到反映与整个专业行业事类或事业密切相关的不同时期不同时段重大专业行业发展、政策调整及其落实绩效的变化。二要把握好各专业行业的主营业务和事业发展变化中的主体资料和核心内容。应侧重专业工作、专门业务的发展变化,不宜具体深入介绍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使志书形同教材。三要把握相同或相近事类内容的专志之间的交叉和必要的重复。四要把握好专业行业用语和业务用语的运用和规范,包括计量单位、专业用语简称、专业行业事类排序等。

 

  (二)关注“横排纵述”重点

 

  关键是统筹兼顾纵与横的关系。无论纵或横,都是相对的。不同的事物虽然分属不同的系统,但任何事物都处于时间与空间的坐标上,既处于历史长河的某一点中,也和其他事物相生互存。因此,要同时处理各类纵向与横向的关系,纵横结合。篇目的横排与内容的纵述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关注“述而不论”

 

  难点志书行文应秉持“述而不论”的原则,在正文中以直陈式语体文记述具体资料,一般不作评论或议论,志稿应尽量减少评论性或议论性语言。

  对于“述而不论”,总纂要正确地理解把握:一不能用夸张、拟人、比喻等文学修辞手法;二不能用教科书式、总结报告式、宣传广告式、史论结合体边叙边议、倒叙插叙等;三不以论文的形式来论证阐述;四不以编者的身份直白经验教训。

  但也不能将“述而不论”绝对化。在概述、小序、无题序言部分以记述体为主,可采用“画龙点睛”议论的手法,点明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可采用科学排比、分析归纳的办法,或者以记的形式,借用(引用)别人评论。

  这就是总述、概述运用的体裁“述”,是唯一与志体不同的可以适当述中带议,使事实和议论浑为一体的板块。或议论得失,客观准确地评述一地一事业的兴衰起伏;或展望未来,传达一地一事业发展的前景。换言之,这一特定的可论之述,主要运用记述体,纵述历史,横陈现状,梗概全貌,揭示规律。

  好的志书概述包括八大内容:一要综合一地地理概貌,概述当地之自然与资源优势。二要综合一地总体面貌与历史脉络,以时为经,以事为纬,归纳总结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化,尤其是探讨本地各历史阶段的兴衰及其原因。三要综合一地的经济状况,概述当地经济领域的发展潜力,探索其发展规律更佳。四要列举一地的特有典型事物、大事要务、社会建设及科教文卫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充分体现当地的特点和优势。五要简述在全国全自治区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六要简述在全国全自治区有影响的名牌物产和名胜古迹。七要简述本地的社会风俗及其移风易俗情况,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绩。八要记载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展望。以上是对志书总概述内容的基本要求。至于各篇章的无题概述,当然不能这样面面俱到,但最起码也要本着这种理念概括出所述篇章的基本内容和要素。[1]

  不论是志文的“述而不论”还是概述的“述而可论”,都要进行政治质量总纂。这是因为,政治质量是志书的第一质量,这是志书不仅作为官书性质所决定,也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的基本要求,更是贯彻执行《地方志工作条例》要求所必须,是衡量佳志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得当、文风端正、特色鲜明、注意涉外和保密等六条标准所必须。

  具体而言,政治质量总纂有其特定基本要求。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掌握其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并将其运用到设置篇目、搜集资料、筛选和鉴别资料、运用资料、撰写志稿的全过程。正确分析历史资料,让马克思主义渗透到地方志的各个方面。维护志为信史的崇高信誉。其次,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做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在敏感问题上,地方志工作者一定要有政治的敏锐,要有对事物的正确解读。凡有偏离或抵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不论是内容取材还是提法、表述,都要坚决修改、更正。同时,要坚决执行《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十项要求。[2]

  二、关联度

  所谓关联度,就是要适度把握续志前志、门类之间和章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稳妥解决承前续后、存同续异之续志“七记一删”(即续前志下限的续记,重复前志重要事类的复记,详前志之略的详记,略前志之详的略记,补前志之缺的补记,纠前志之错的纠记,记变化明脉络之延续的新记和删前志详记续修时限内无需重记的内容),以及重复交叉、详略不当等问题。包括部分续志节目正文难以和首志衔接时,可在纵写上限资料的前面,用三五句话,简要交代首志的内容,以保证记述的完整性,方便读者阅读,并在编辑说明中交代清楚。

 

  (一)要在宏观认识上把握好志书内容的整体性

  关联度事关志书内容的整体性。志书的整体性,就是指志书多门类、有系统、有秩序组合的完整性。它是衡量志书质量高低的标志之一,是方志总纂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要根据系统论理论,把握好系统与要素之间的辨证统一。

  要注重志书内容的整体性,就是要注重志书不同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与分工,使它们互相配合,互为补益,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发挥1+1>2的最佳效能。这就有赖于总纂纵横有度。不要满足于把事业仅当工作写。工作与事业既有联系更有区别。对于社会事业乃至国家事业而言,可以有很多单位、部门、甚至行业去做许多各不相同的工作,这些工作有的与某项社会事业毫无关系,有的又可密切相关而又不仅仅是各个单位、部门甚至系统工作的简单集合。反之,有的事业可能只有一个单位或部门工作即可包揽全部。所以,我们首先要牢牢树立并根植事业不仅仅等同于工作的理念。进而要深知一项事业或入志事类,往往基于许多林林总总的工作,包括工作单位、部门甚至系统的工作,甚至于社会各界的参与。尤其是哪些需要各部门、单位乃至社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事业(如扶贫、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区建设等等),入志时就不能局限或满足于一个单位、部门的工作记述,将基于各项事业发展的事业志书写成“单位志”“部门志”。修志之于事业,事业必须要来源于工作而高于、多于、广于、深于某一具体工作。要将与事业、事类相关的各行各业甚至社会各界工作的相应情况、内容、数据尽量收集齐全,再进行去伪存真、去小存大、去繁存要,去粗取精的汇总(长编)、提炼、挖掘、升华,厘清事业发端(上限)、变化、发展、现状(上限)脉络,才能横到边、纵到底地写出节目所要求的志稿。

  (二)合理处置各篇、章、节的横关系

  修志一般会面临诸如此类常见问题:一是篇目设置不科学,造成内容不必要的交叉;二是详略不当,主体不突出;三是定位不清,撰写角度不对;四是关联要素不全。

  作为总纂,要适时应对化解以上问题,一要坚持横分门类、科学分类、科学排列的原则,及时纠偏纠错。二要明确主次详略,指导编写人员重点把握各篇、章、节、目的重点,并在框架设计上进行总体把握、在字数上进行总量控制。三要根据内在联系,找准撰写角度,化解志稿偏差。一些篇章关系密切,志稿中对它们的定位不够准确,撰写角度存 在偏差。造成资料分割不清,内容互为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改革、管理、主体业务的关系。因此,总纂首先要分析各内容版块的内在联系,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把握好各自的撰写角度和轻重详略。四要明晰各要素的关系,结合纵向的发展变化脉络,对历年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发现各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审视其记述是否到位,并提出拾遗补缺、纠偏补错的建设性整改完善对策。如不同的时代背景、政策、经济、技术因素下,采取什么不同的措施,取得什么不同的结果,以及作为结果的各主要指标之间的联系。

  (三)处理好篇、章、节、目的纵关系

  “层层统辖”是处理篇、章、节、目纵向关系的主要原则。在第一层次上设若干篇,篇下辖章,章下辖节,节下辖目。不同层次的内容不能平行,更不能颠倒。而总纂中通常遇到和需要处理的竖写问题主要有:一是资料系统性、整体性差,不连贯完整,断线多,缺项多,有面无点或有点无面;二是逐年记述,容易写成流水账,看不到发展变化的主线,看不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体例要求不符,对整体性有影响。要在记述内容上增强志书的整体性,关键还是遵循志体竖写要求,即竖写单元资料要连贯完整,包括时间和内容两方面。

  时间方面,就是要具备从该志书上限年份到下限年份连贯的不间断的资料,包括统计资料、其他文字资料等。

  内容方面,一是要素要完整。每个事类入志基本要素包括时间、背景原因、地点、主体、事情经过或做法、结果。如果要具体细分,不同的内容还可以归纳为不同的要素。二是有面有点。面是反映各主要时间点整个市县相关事物的基本面貌的资料;点是除了基本面貌以外的典型事件、典型市县、乡镇、典型单位、典型个人等典型资料。

  总纂时要特别关注关键阶段、关键事物、关键点和事物的演变过程是否记述到位,把握好记述的主线,点线面结合,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统筹把握各体裁的联系

  总纂还要善于统筹把握述、志、记、传、图、表、录等诸种体裁,注意分门别类排解概述、大事纪略、人物传、图表等种种问题。类如,拼盘式概述缺乏高度和对全书的概括,或全书、篇、章概述简单重复;大事记缺乏统一标准承载过多过滥,或详略不当,或事业发展的大线条不清晰;人物入志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收录或点名入志等等。

  三、关键性

  所谓关键性,就是要切实解决涉及资料性(充实、准确、著述)、统一性(大事记、机构、人物入志标准)、规范性(志体、内容、行文)的突出问题,确保杜绝硬伤,不留隐患,没有遗憾。

  (一)全程进行资料性总纂

  “资料书”的志书总纂,主要是资料性总纂。这是整个总纂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目的是使入志资料达到全面、系统、完整、齐备,准确、无误的质量要求,真正体现志书是“全面系统”的“资料性文献”的本质特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性、权威性,使志书实实在在成为“信史”。

  1.力求系统性。通过总纂,达到资料系统性的质量要求,即“内容全面”“资料翔实”,诚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要求,“内容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反映事物基本特征,记述有深度”“资料全面、系统”“资料齐全”“, 反映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连贯、系统”“人、事、物,数据、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齐备”

  2. 确保准确性。通过总纂,达到资料准确性的质量要求,即“记述准确”“资料翔实”。所谓翔实,即详实,指详细而确实。也就是资料精准,真实有据。经过鉴别、考证、核实的入志资料一般应以形成共识或权威发布为主。而“有歧义但不可或缺的资料,多说并存”,尽可能使入志“资料具有代表性、权威性。”

  3. 增强整体性。总纂对各篇章志稿(零部件)统筹协调,统改、整合,梳理志书内部联系,理顺相关资料,使之合理分布,各篇章、各部分合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协调和谐的、科学规范的整体,达到整体优化,确保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志书质量,最后编纂成一部著述而不是“资料汇编”

  4. 务求真实性。即要确保入“志”资料的真实可靠以增强信史的权威。因此总纂务必去假存真,去虚求实,精简杂芜资料,删削无资料的语言和那些没有实质性内容、无实在意义、无史料价值,尤其非本地权威地情资料语言、非纪实性语言,确保每句话都是有实质性价值的“资料”。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资料性总纂必须确保入志基本资料的连续反映,上下限和重要年份、时段的情况及其数据不缺失,做到资料横不遗漏、纵不断线。即包括基本情况、重要指标数据的“基础信息+大事要务”要贯彻节、目事类始终。特别要注意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可比性的基础信息全面、系统。同时,注意挖掘深层次的资料,一般都应挖掘并展示下一层次的重要资料(典型、重要时段要点、拐点、焦点)。大事要务不能偏重于政务、要务、政绩,而应尽可能搜集能反映节、目事类的热点、焦点、要点和要务的资料,才能确保志稿“择大而记,择要而述”。重要资料要突出反映。对某些重要资料主题,在篇目设计时已放大、升格等方式提高其地位、凸显其重要。但要成就这些设计,需要集中各种相关资料、图片、表格等,才能名副其实。

  因此,志稿资料性总纂,必须及时跟进编修过程,做实做好检查资料、核实资料、优化体裁、统筹篇章、精炼文字等工作。

  (二)总纂人物特别原则与标准

  一是人物志或篇章入志人物与以事系人点名入志标准全志基本统一。二是大事记涉及的上级视察、调研活动层级明确。三是四大班子领导(含届中调整)点名入志或列表基本统一规范,配图基本平衡,切忌畸重畸轻。四是在机构节目专记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部委办局委参公单位正职一把手统一点名入志,最好括注任职时间。五是荣誉奖和各类表彰入志标准统一。六是人物传坚持生不立传。七是人物简介、人物名录各行各业统一标准。

  基上共识,总纂对志稿记述人物严格把关:(1)审核人物是否按统一标准入志入传入表或以事系人;(2)审核列入领导人名表范围是否适当;(3)审核是否漏记重要领导人;(4) 审核编写人物传略是否准确;(5)审核人物传的排序是否正确;(6)检查是否存在为生人立传问题;(7) 解决领导人照片入志平衡和排序问题。同时特别注意传、简介、表录记法各有侧重。

  (三)总纂志稿体例

  1. 要熟悉志书的体例。志书体例,指志书编纂的基本要求和格式,包括志书的各种体裁、结构、篇目与编写方法等要素。简要地说,体例即指体裁和凡例。二轮市县志的体裁主要有志、述、记、传、图、表、录、索引等8种;凡例(指书前关于本书体例的说明)。科学严谨规范总纂体例“四应”:一应标明志书名称及上下限年份。二应在凡例中把有关要素写清楚,包括编纂志书的指导思想、原则、时空范围、体裁、人物收录标准、资料来源、行文规范、特殊问题处理等要内容写清楚。表述要通顺、简练。三应完备全书体裁。四应坚持篇目及正文记述遵循“横排门类、纵述始末、述而不论”原则。

  2. 把握内容、行文规范。一是内容记述使用记叙文体,按时间先后顺序把事物的特点、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和现状如实地表述出来,不作评论。二是使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用字使用规范汉字,不用俗体字、繁体字。文字要精炼、语句简洁。三是行文称谓一律使用第三人称,简称要规范。四是篇、章、节的序号用全称,如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篇、章、节的标题各占一行。目和子目不写序号。目的标题占一行。子目的标题与正文间空一格。五是译名以新华通讯社的译名为准,无新华通讯社的译名,用国内通用译名。译名要全书统一。六是时间表述要尽量准确地写出年份(乃至月、日)、年代,不使用“近年”“这些年来”等模糊不清的概念。七是标点符号。要特别注意破折号(—)、连接号(-)、起止符号(~)等的使用。八是内文插图、表格要随文编排在相关的文字记述后面。要对含有国界的地图、示意图进行认真检查,严格按最新出版的地图进行绘制。图片文字说明应规范,缺时间的要补上,重要领导人所在的位置要括号注明。表格要素齐全,内容准确,特别是表体的数值要与文字相符,而且小数点后一般保留两位数。表格转页,下页续表不能省横栏目,并于表格左上方注明“续表”字样。

  参考文献:

  [1] 邓敏杰.从“总评清单”谈志稿问题及其完善对策[J]. 广西地方志,2014,(3).

  [2] 王炬. 政治观点与志书质量[J]. 广西地方志,2006,(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2

www.cunzhiwang.com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村志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柳桥宝隆大厦   邮编:100073   联系电话:010-56141205   58427616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