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物
老将出马修村志:映照白沙村的时代足迹
乡村人物 2017-06-22 09:42:32   |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   记者 祝春蕾 报道组 郑积亮 程伟 通讯员 巫林丽 【打印本页】

  编者按:村志,延续着一个地方的乡村文脉,留存着其历史、温度和风骨。随着城镇化改造的进行,一些古老的传说连同村子里的很多历史文化都渐渐被淡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有条件的村可以编修村志。之后,很多城市相继启动志编纂工作。

  目前,衢州市范围内很多庄也已经或正在编写村志,努力留住乡土文化的根脉。而多数参与撰写村志的,多为村中了解乡村背景,又有文字功底的普通老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江山市白沙村里,老将编修村志的故事。

  

 几位老将正与相关工作人员探讨第三部村志里的内容。

   江山市白沙村,依山傍水、山清水秀。2001年之前,这里原属江山市定村乡,地处市南70公里外的廿七都深山区;2002年,因建造白水坑水库,全体村民离别祖居地,举村迁至山外重建家园,辖属江山市凤林镇。

  1981年,江山拉开了县志编撰的大幕。当时,白沙村白沙大队的会计毛兆丰,因常有相关单位向他咨询村子情况,便产生了写村志的念头。在江山市史志专家毛东武等人的帮助下,毛兆丰历经10年磨砺,1991年6月,编写完成了20多万字的第一部《白沙村志》;2012年7月,经过4年艰辛努力,毛东武和几位老村民又编写完成90多万字的第二部《白沙村志》,记录迅速发展的白沙村……

  因村志而被众人周知和关注的白沙村,用村志记录历史,用村志传承文化,用村志凝聚人心。2016年12月,白沙村启动了《白沙村志》(第三部)的编纂,由毛东武担任主编,戴明桂任主编助理,徐义祥、邵水清任副主编,祝日耀担任编辑兼摄影。目前,《白沙村志》(第三部)的编纂工作已接近尾声。

  “虽是农村志,但也要写得有文化”

  

 白沙村自然风光秀丽。祝日耀 摄

  庭园”等6景为新增,而且毛东武还为白沙村每个景配了一首八句诗。此外,第三部较前两部村志,图文并茂,更接近民众,可读性更强,内容更加精炼。

  目前,第三部白沙村志篇目修订了8次,其中部分内容还在修改,计划6月中旬完成总纂,7月中旬完成文字修改和校对、审稿。

  第一部白沙村村志的出版,早已让平静的白沙村荡起了漪涟;第二部村志,则尽收白沙村人文之美。

  2016年的一天,正在家中的毛东武突然接到时任白沙村村书记郑日福的电话。电话中,对方只草草说明白沙村来了几位客人,,想邀他前往。还未等毛东武说什么,村里的车子就到了家中。

  来到白沙村,毛东武才知,来的客人正是省社会科学院以及衢州市档案局、江山市档案局的领导等10多人。他们建议毛东武继续编纂第三部白沙村村志。

  2016年10月,到安徽参加完全国农村志会议后,毛东武便投入到第三部村志领导小组的组建。“第三部村志将记述明洪武年间至2016年底白沙村的历史。”已经年过八旬的毛东武告诉记者,时过境迁,毛兆丰为了写村志已经把身体累垮。村里难寻来写村志的村民,当时觉得“四面楚歌”,又因被编写第一部白沙村村志的毛兆丰和白沙村的民风所感动,他四处寻来几位有文字功底的“老将”,投入到第三部村志的编纂中。

  “2016年,白沙村从全国40多个参选村庄中脱颖而出,成为我省唯一一个成功入选中国首批名村志编纂的试点村。《白沙村志》(第三部)编纂完成后,将收录进中国名村志丛书,并于今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发行仪式。”作为白沙村第三部村志的主编,毛东武介绍,第三部白沙村村志在前两部的基础上,增添了白沙村“三厂”(木材加工厂、石材加工厂、茶叶加工厂);“三园”(蘑菇种植园、猕猴桃种植园和葡萄种植园);“八农家” ;五个口述史(农民口述白沙村有代表性的历史,比如浙东苏维埃、习近平到白沙村等);九个名村与名人、名物等等新的体例和新内容,更加体现当地特色和时代特色。

  “虽是农村志,但也要写得有文化!”毛东武说,在写名物时,他们挖掘了白沙村的16景。其中,“百米长廊”“垂钓水榭”“石刻

  “笔头下没有庸俗的白沙村”

  

 第三部白沙村村志篇目修订稿

  参与编写第三部白沙村村志的五人中,年纪最大的是81岁的毛东武,年纪最轻的是59岁的邵水清。为写出更出彩白沙村,他们都在写村志期间,扎根白沙村,融入村民生活。

  毛东武写村志30年,扎根白沙村就有14年,为白沙村编写了4本书。除了三部村志,还有一部《可爱的白沙》。

  参与第三部村志编写时,毛东武已经81岁。因身体多有不便,他特地邀请了戴明桂担当主编助理。

  “笔头下没有庸俗的白沙村。”作为主编,毛东武对稿件要求很高。当他了解到,白沙村木材加工的情况,尤其是细木工板一年产量40万张,而且一块细木工板的厚度误差在0.08毫米。他被白沙村人追求精细的精神感动。为了编写白沙村人制作细木工板的故事,他多次探访工厂。

  一次,毛东武因高血压、高烧39.2度,在医院住院8天。因顾虑自己年龄已大,出院后的毛东武到北京女儿家休息了一段时间。虽说是休息,但他还跑到中国地方志办公室,直接汇报了第三部村志的编写情况。

  

 白沙村第三部村志启动仪式上,孩子们正在表演节目。 祝日耀 摄

  今年80岁的祝日耀负责第三部村志中的“多彩农家”部分,还包括口述史以及村志中的图片内容。除了上门采访、搜集资料,他还蹬着自行车,在村里四处拍照。

  偶然一次,祝日耀经过白沙村的水碓淤自然村,不经意看到田间有白鹭。这一幕记在了他的心里。他特别想拍一组白鹭的照片,却都没有拍到好的照片。终于,他从当地村民了解到,天亮或黄昏时分,田间的白鹭是最多的。在第3天凌晨4点多,祝日耀骑着自行车赶到2公里外的水碓淤,终于拍到了白鹭在田间饮水的照片;为了反映农村面貌,祝日耀还曾想拍摄一组水牛耕田的照片,但在机械化生产的时代下,这样的情景已很难拍到。今年5月17日,祝日耀出门拍摄白鹭的时候,经过水碓淤看到了水牛耕田的场景,连忙拍下了农民头戴凉帽、肩扛锄头、手拉水牛耕种的画面……

  邵水清虽说是老将,但参与编写村志还是第一次。去年11月16日,他干脆住在了白沙村,而且一住便是半年多。

  今年4月,邵水清约了一位载货的村民采访,却被告知采访对象突然住院了。由于时间紧迫,邵水清赶到位于江山市区的医院,想看看是否有机会在医院完成采访。可没想到,当他赶到医院的时候,对方因情况严重已经转往杭州的医院。无奈之下,邵水清只能与他亲近的朋友、周围的人入手了解他,事后再和他进行核实。“还有一次想采访养蜂人家,但养蜂人家却常年在外地,清明前一天才在村党支部委员吴祥水的帮助下联系上,约了半天时间。”邵水清说。

  “年轻人没有阅历,难写村志,而且也要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毛东武告诉记者,第三部村志在几位老人的相互协助、锲而不舍下进入尾声。调查、编写、回忆、评讲……老将们靠着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着村志的工作。采访前一天的晚上11点多,老将们仍在静谧的白沙村“上夜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2

www.cunzhiwang.com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村志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柳桥宝隆大厦   邮编:100073   联系电话:010-56141205   58427616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