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侯马乔村北社区:“流浪汉”有个温馨的“家”
华夏国际融媒体联席会采编中心 山西讯 (田梦 袁芳 柴卫东) 在山西省侯马市浍滨街道办事处乔村北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二楼的一个整洁的房间里,今年62岁的李铁星,躺在床上,微闭双眼,享受着每日三餐有人上门送饭的“幸福”生活。
这是李铁星刚搬来不久的新“家”。他原来的“家”在这个小区侯马普天电缆厂8号楼的老旧居民楼里。就是这个“家”是乔村北社区工作人员千方百计给他找到的一个避风挡雨的“安乐窝”,他在这一住就是四年。前不久,他突发重病住进医院。出院后,为了更好地方便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乔村北社区党委书记郭志鹏经多方考虑,决定把李铁星的“家”从以前的旧楼里搬到了这里。
“李铁星刚出院,身体较虚弱,身边又离不开人,这样住的离我们办公场所近,方便照顾”郭志鹏说。
李铁星的家在哪里?他为何又会流落到浍滨街道办事处乔村北社区居住?这还要从四年前的一个风高夜黑的晚上说起。
(一)救助管理站暖心救助
2021年6月的我市程王公园,夏日的晚霞下,有的人在仨仨俩俩的结队漫步,有的随着公园的音乐扭动着身躯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还有的与好友新朋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谈天说地,聊家长里短和身边所闻所见以及当今社会的发展之快。幸福生活写满了每个人的脸庞。
到十点多钟时,公园的游人逐步散去,热闹的公园,像一台停摆的闹钟,沉寂了下来。
这时一位正准备回家的游人在公园路边的草丛里看到,一名男子躺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在念叨着什么……他走近该男子,俯身在其耳边问:“你怎么了?家在哪里?”但此人说话含糊不清。
看到天色越来越晚,这时这位好心人想,公园里的游人越来越少,如此时得不到及时救助,那后果不堪设想。他试着搬了搬其身子,但凭他一人之力,根本抱不动。这怎么办呢!正在他左右为难时,这时他突然想到,在公园西边的不远处就是市民政局下属的“侯马市救助管理站”,他想是否可以把他先送到救助管理站,先给予救助,然后再寻找其家人。
他没有多想,立刻用手机拨通了救助管理站的电话。说明情况后,救助管理站闫红伟站长立即派人,开车把此人拉回了救助管理站。在救助管理站的几天时间里,问他家是哪里?与家里人怎么联系?有手机联系号吗?但此人总是说话含糊,说不清楚。
救助管理站的职责之是临时救助和收容流浪和无家可归人员,使其得到救助后,把他们安全遣送到原籍家中。这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流浪和乞讨人员的关怀和温暖。但这名“流浪人员”,因家庭地址不祥,无法遣送。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名“流浪人员”在救助管理站这个“家”已“住”了一段时间,为其找家也成了救助管理站闫红伟站长心头的一件着急事。
他的家在哪里?几天时间里救助管理站派出人员多方寻找,但石沉大海。为了妥善安置该男子,向有关部门汇报后,经多方开会研究,这时一位领导想到,浍滨街道办事处下属的乔村北社区——现侯马普天电缆厂的老旧小区空闭的住宅楼较多,是否可以考虑为其办理城市低保,暂时安“家”在乔村北社区。就这样,这名不知名的“流浪汉”从此在乔村北社区有了“家”。
(二)“安家”乔村北释放关爱温度
就这样,这个“无名流浪汉”在乔村北社区普天电缆厂8号家属楼安了“家”。考虚到其有病,行动不便,乔村北社区领导特把他安住在一层。社区党委书记郭志鹏并嘱咐好心的房东,今年已80余岁的牛发生、王桂琴老俩口给他送饭,好心的老俩口满口答应。又考虑到老俩口不在这个楼居住,照顾其又有诸多不方便,郭志鹏又给邻居留下手机号。并说如其人如有身体不适和诸多情况给他打电话。同时,郭志鹏派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上门看望,其生活上还有什么需要?病情是否有好转?自己也隔三差五的上门看望。
刚住到这里时,这名“流浪汉”的病情,时好时坏。患病时有时几天几夜躺在床上,双眼紧闭;有时清醒时嘴里又不知糊乱说着什么。但他的家在哪里?为其找“家”一直是郭志鹏最关心的事。
一次,趁其有些清醒,郭志鹏趴在其耳边问,你叫什么?家到底在哪里?此时,他用微弱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我叫李铁星,原在侯马平阳机械厂上班”。并用手指了指衣服兜里有身份证。这让郭志鹏兴奋不已。“流浪汉”的家终于可以找到了!他用手机给这个流浪汉照了一张像,下午一上班,就立即驱车赶到了平阳厂。
但找的结果,却让郭志鹏大失所望,使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原来经多方了解,这个叫李铁星的“流浪汉”,原来确实是平阳机械厂的一名职工,还是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的名牌大学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下海”浪潮中,他凭自己是一名大学生,脑子又灵光,提出了与厂里解除劳动关系,投入了“汹浪奔涌的商海”,多年来,一直在南方做生意,没想到在商海中“呛了水”,做什么生意都没挣到钱,反而得了一身病,爱人也因此离了婚。唯一的儿子在外地,多年来都一直未回过侯马。
郭志鹏向认识李铁星的人要到了他儿子和前妻的电话号码,顺手打了过去:
——“从小我爸他就没有养活过我,现在他老了我为什么要养活他”其儿子说。
——“我们已经离婚多年,我现一直在外地,已没有养活他的责任和义务。”前妻说完挂了电话。
“满怀信心帮李铁星找家,看来他回家无望。他的‘家’也只能永久住在普天8号楼了”郭志鹏说。
就这样,李铁星在普天电缆厂8号楼,一住就是近四年时间。
四年时间里,处处闪耀着桥村北社区对李铁星生活起居的关爱温度,彰显着人间暖情:
李铁星所居住的楼房下水不通了,他给社区打电话,郭志鹏立即找人进行疏通。有时找不下人,郭志鹏就亲自动手疏通;其居住的房屋灯泡坏了,给社区打电话,郭志鹏找人给他换上;有一年冬天,李铁星没有钱交暖气费,600元的暖气费,郭志鹏自掏腰包给交了。
李铁星的病,使他时而糊涂,时而清醒。身体稍有好转时,他又会四处走动,有时自己常常又找不回“家”。
去年5月的一天夜里,已是11点多钟,郭志鹏正准备睡觉。这时,突然接到李铁星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郭书记,我现在文明路交叉口,走不动了,也不知‘家’的方向在哪? 麻烦你打个出租车接我一下”。郭志鹏没有多想,立即开着自家车,把他接了回来。采访时,郭志鹏说,这四年来,李铁星经常走丢,找他我不知找了多少次了。
几年来,乔村北社区的关爱如一束光,一直照亮并温暖着李铁星冰冷的心。
(三)医院抢救彰显人间真情
四年来,李铁星的病,时好时坏。
今年3月5日,下午3点左右,和李铁星同住8号楼的邻居匆匆忙忙跑到社区说:“李铁星今天没见出屋,感觉有些不正常”。她趴在门上用耳朵细听,里面好像有微弱呼救的声音。
郭志鹏感到事态严重,急忙叫上几名社区工作人员向李铁星“家”跑去。撬开门后,只见李铁星双眼紧闭,嘴里发出微弱的声音说:“快救救我”。病情严重,郭志鹏没有多想,立即和社区工作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把其送到了市人民医院。
到人民医院后,李铁星意识不清,进入了昏迷状态,情况十分危急。医生进行紧急检查后确认其为脑出血。随后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进行了与生命赛跑的紧急抢救。
然而让李铁星不知道的是,在他被抢救的那几天里,乔村北社区每天都派人在医院值班,像儿女一样守护在李铁星身旁。书记郭志鹏,每天处理完社区的事情就赶到医院看望。他说“那些天社区最大的事,就是李铁星住院的事”。当时,社区工作人员少,但事务多。李铁星住了36天院,每天三顿饭,都是郭志鹏安排在社区食堂做好饭,用破壁机将食物打成糊,送到医院。
在住院期间,李铁星经常尿失禁。常常不知不觉尿在裤子里。郭志鹏就隔三差五自己掏钱买纸尿裤给送到病房里,使李铁星十分感动。躺在床上虽不会说话,但常常双手合拢,对郭志鹏进行感谢。
采访时,郭志鹏说“我看到李铁星身边无亲人照顾,他的年龄和我父亲差不多大,我就把照顾他,当做父辈一样照顾”。
爱心,像清泉一样在涓涓流淌,李铁星的病也一天天在好转。
这时郭志鹏想,李铁星的这样的身体情况,回去后,身边没有亲人生活,又该怎么办?
这时,他又试着给李铁星的前妻打去电话,打一次电话未接,打第二次电话未接,打第三次电话时,他的前妻终于接了。郭志鹏说了李铁星在医院住院的情况后,她答应看在与李铁星夫妻一场的感情上,决定回侯马看望李铁星。
几天后,她回到侯马,对乔村北社区这些年对李铁星的关心关怀所感动。他在感谢信中写到,从乔村北社区工作人员和郭志鹏书记的身上感受到了社会和人间大爱。这种爱将穿越时空,温暖着天地。
总编:田建海 责编:袁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村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